请注册或登录会员!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微信登录
图书分类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科学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畅销榜>>
父母的格局
作者:黄静洁  来源: 浏览次数:628次 更新时间:2021-07-19

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天空


静洁终于出书了。

她以18 年来在中美两地养育孩子的亲身经历,以及近10 年来与中国年轻父母探讨育儿经验的独特体悟,完成了这本《父母的格局》。

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一代父母像今天这样纠结。传统的育儿观念、教育观念、亲子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孩子什么时候分床睡,到究竟该上什么样的学校;从能不能打骂责罚,到如何启齿谈“情”说“性”……父母们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成年人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让这一代中国孩子疲于奔命,迷失方向。表面上,是因为大家的手头有钱了,选择增多了,视野全球化了;深层里,是对待人生、看待世界的价值观或是评价体系在剧烈转变,且尚未完成。许多历史遗留的、集体无意识的沉淀,反过头来纠缠我们,让我们进退失据,左右为难。

有这样两个问题往往隐藏在表面冲突的背后。

第一个问题:孩子是谁的?

孩子因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就属于父母吗?在中国传统的伦理关系中,孩子当然是父母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如是说。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既然父母给予了孩子生命,那么打骂、责罚,甚至以不孝之名剥夺孩子的生命,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同时,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从金钱到情感,责任几乎是无限的: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孩子成年了还要帮他们找工作、相亲、买房子、带孙子……与这样无限的付出相对应,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也常常令人胆怯。学业上要比过邻家的小孩,为父母争气;择业时要替父母完成没有实现的梦想,出人头地……这倒不是说父母贪心,要求孩子给自己多大的回报,而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即“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就该听我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基于这种逻辑,孩子就要去你为他选的学校;下课了去参加你为他选的学习班;未经他的允许,你可以检查他的日记和电脑;他应该听从你的建议选择有出息的专业;有的母亲甚至认为,儿子即使结婚了,也应该听妈妈的话,而不是媳妇的。

许多的矛盾与不幸就从这里开始了。

以爱的名义包办一切,孩子就失去了成长的内在动力和负责任的能力;以爱的名义如影随形,就剥夺了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在父母的关注中喘不过气来。这种内心的压抑与痛苦不仅是一种悲哀,也产生了怨恨和疏离,伤害了亲子关系。所以是否认识到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价值,说到底,取决于对生命抱有怎样的态度。孩子借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们不属于我们,而属于他们自己,属于这个世界。为人父母的责任不是借由孩子让自己脸面有光,而是帮助他们完善自我、学习选择、学习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任,甚至给予他们犯错误的权利。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孩子》一诗中写道: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

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静洁在这本书中讲到父母的四种智慧,正是基于对孩子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和信任。承认我们其实不懂自己的孩子,才会虚心倾听和理解他们;让孩子选择,护航他们心中的坚持,就是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梦想;给孩子时间,相信他们内在的力量,保持成长的自然节奏,甚至让他们“在错误里多待一会儿”;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和思考,不做始终在头顶盘旋的“直升机父母”……我非常赞同静洁的建议,特别想对那些紧张焦虑、用力过猛的父母说:“别把所有的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因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你硬要灌输给他们的东西,而是他们从你身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活法。


这也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你究竟打算怎样度过这仅有一次的自由而珍贵的生命?这既是给孩子的问题,也是给父母的问题。在这方面,父母说什么其实没有太大作用,怎么做才是关键。

静洁在书中把这称为“父母的格局”。如果父母把接受良好教育的目的理解为光宗耀祖、挣大钱、买大房子,那么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这不仅局限了孩子的格局,也恰恰让他们无缘进入致力于培养改善世界的领导者的名校,因为没有什么比自私、虚荣的学习目的更能引发一票否决的了。当然,对名校的迷信,也正是家长们普遍存在的迷思。

出现这样的状况,错误不在孩子,而在于很多父母自己正处于价值观的混乱期。试问我们自己:我们做过什么来帮助他人、改善世界?我们有对知识的好奇心并不断学习吗?我们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吗?我们能够承认错误、接受改变吗?我们面对困难时做出过各种努力吗?

父母自己如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又怎能指望孩子尊重我们,并以我们为榜样呢?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父母一边搓麻将,一边训斥孩子要好好读书;如果父母一边炫耀花钱搞定老师,一边要求孩子做正直的人;如果父母天天吐槽,怨天尤人,而让孩子积极乐观;如果父母斤斤计较,却希望孩子大度包容……那可真是缘木求鱼了。

父母的格局也在于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天地。静洁是一位出色的杂志出版人。她的先生谭盾是举世闻名的音乐家,经常在世界各地采风、创作、指挥或担任大型音乐节的艺术总监。其实,静洁如果相伴左右、云游四方,应该是挺风光、挺轻松的生活方式。不过,为了孩子们有更稳定的成长环境,她在孩子幼年时选择更多地留在家里陪伴孩子。而她的陪伴,质量就太高了。每天孩子回家,在餐桌上,她并不急于检查孩子们的功课,而是笨笨地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孩子们为她上课,无论是谈论流行音乐还是探讨年轻人的政治观点,都使孩子们很有成就感。她放手让孩子们设计旅行路线,即使他们弄错了距离和时间,害得膝盖不好的她多走了个把钟头,也陪伴到底。她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与才能,并且做他们的啦啦队和好朋友,帮助孩子开始对某个领域自发追求,形成软实力。同时,她也懂得如何在激励和竞争中把握分寸,让孩子打好学业基础的硬实力。她还带领孩子去旅行和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开阔眼界、强健体魄,为他们带来终生的益处。

不过,最让我佩服的,是她从不放弃自己的学习和追求。在照顾两个孩子的同时,她还创办了儿童教育网站,并在线上线下完成了与千万家长的互动咨询。她没有过分身乏术,时差倒不过来,或是被琐事困扰抓狂的时候吗?我想一定不少。但她热爱自己所做的这番事业,也乐在其中。正当她暗地里自责没有给孩子更多时间时,孩子却给了她大大的惊喜。在学校面试中,当老师询问她的儿子最钦佩的人物时,儿子的答案正是自己的母亲,因为“她在凭一己之力努力改变中国家庭的育儿观念”。看,这就是孩子眼中的母亲,一位相信且热爱一份事业并传播知识与希望的人。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好的陪伴?静洁说:“如果每位父母都能抱着改变世界、贡献世界的观念和格局养育孩子,那么不仅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的孩子也会变得更优秀、更强大,他们的人生将更有格局。”

说得好,做得更好。我为静洁感到骄傲,也希望有更多父母从她的这本书里得到启发,给自己一份笃定,还孩子一片天空。



杨澜

2016年11月

上一篇:巨人的损落
下一篇:环球中国地理

电话:010-80522028 传真:010-805220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观音堂文化大道一期南花园村168号2号展厅25号
版权所有:北京思得乐图书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1335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319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