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册或登录会员!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微信登录
图书分类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科学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畅销榜>>
职业教育要义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1526次 更新时间:2018-08-15
屈指算来,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已有20多年了,写过不少论文,也主编或撰写过一些专著,但大多都是就某一领域或某些专题进行的论述,有的是微观的探究;有的是宏观的论述。其实,微观与宏观这两者不是分割的,其间必定存在着相互依存的逻辑联系。因此,一直打算静下心来,把我多年来对职业教育的本质或原理的领略,再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遗憾的是,近年来,一则苦于杂事太多,没有充裕时间——精力不够;二来业界大作颇丰,似无必要重复——动力不足;三是意欲出点新意,又想有所跨越——能力不济。无奈之下,再度著书立说的“夙愿”,也就不得不撂下了。
  然而,大干世界,很多事情的转机,往往出现于无声和无形之中。正如清·周希陶在《增广贤文》里所言,“有心栽花花不放,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天,当我手捧这本《职业教育要义》之时,回溯该书杀青的来龙去脉,还真觉得“无心插柳”这句话,所言极是也!
  大约是在12年前,也就是我担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主编前后的那段时间,杂志编辑部主任董成仁编审,在听过我关于职业教育的几次讲座之后,希望我能将相关内容分解成若干专题,以卷首语的形式在杂志上发表。这以后,从2004年年底开始到2005年年底,我先尝试着以“袁江”的笔名写卷首语,随后启用实名陆续发表了以“观”为后缀的卷首语12篇,来阐述我对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理解。一年后,考虑到日常工作过于繁忙,无暇顾及,便打算收笔了。没想到许多读者来信或来电,要求我能继续就职业教育的规律及其特点,做一些诠释性的工作。“读者是上帝”,盛情难却啊!于是2006年,我又以“说”为后缀,每月一篇地连续发表了12篇卷首语。这一来“愈发不可收拾”:2007年,遂再以“论”为后缀完成了12篇卷首语,对职业教育的教育和教学理论进行了解读。紧接着,在参与和参加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的过程之中,直面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对那些时时碰到的许许多多似是而非且“剪不断、理还乱”的实际问题,如何予以破解,如何寻求方向,又如何有所创新呢?萦绕在心头的这些问号,迫切需要观念的更新和审慎的思考,以期能获得前行的答案。就这样,在2008年,我又试着从哲学层面,对这些问题给予了力所能及的解析,以“辨”为后缀,续写了卷首语12篇。于是乎,在前前后后四年多的时间跨度里,诞生了48篇卷首语。这就是游走于互联网上和流传于坊间的关于职业教育的12个“观”、12个“说”、12个“论”、12个“辨”的“前世今生”。
  48篇卷首语所触及的内容,都是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切切实实存在问题的梳理,应该说是有惑而思,有感而发,有悟而言的。因此,完成48篇卷首语的过程,是我对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存在的理由,以及其外延与内涵的探究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上逐渐由混沌到清晰、由碎片到全貌、由浅入到深出的过程。
上一篇:机械制图(第6版)
下一篇:钳工基础

电话:010-80522028 传真:010-805220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观音堂文化大道一期南花园村168号2号展厅25号
版权所有:北京思得乐图书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1335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319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