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册或登录会员!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微信登录
图书分类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科学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畅销榜>>
德国天才
作者:[英] 彼得沃森 来源: 浏览次数:1372次 更新时间:-0001-11-30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其间还出现了阅读的革命。阅读是一种比大多数流行性文化,例如先于它出现的跳舞和歌唱,更为私密的——因此也是内在的——活动(参见原书第55—58页)。鉴于德意志人的阅读量更大,他们的识字率更高,因而这都加深了他们的内在性。
  浪漫主义与音乐也是内在性的两个方面。倾听“内在心声”乃是浪漫主义的主旨之一,这是他们从东方宗教吸收的“内在”信仰原则:艺术家们的创作由内而生,于是他们就成了人上之人。康德所说的本能与直觉,叔本华和尼采笔下的意志,弗洛伊德和荣格推崇的“无意识”,全都是“内在”本质、内在概念。正如“第二个自我”,它被困于内,在等待着被释放。
  谢林认为,音乐是“最为内在的”艺术——音乐本就是一种尤为德意志化的艺术形式。德意志的诗歌与音乐之间不断重复的、长久以来的相互协作又加深了谢林的观点,这在舒伯特、舒曼、胡戈·沃尔夫的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在19—20世纪之交,恩斯特·特奥多尔·阿马多伊斯·霍夫曼认为,音乐为一个“独立的、超现象的界域”提供了人口。前文第六章原书第153页指出,交响乐曾被视为哲学的一个方面,这确是因为它具有超越文字、穿透内心的能力。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也曾述及,在威廉·冯·洪堡看来,教化(Bildung)乃是通过人性进行的教育,是通向内在自由的真正路径。德意志启蒙者的主要目标就是建设教化型国家(Bildungsstaat),这样的国度以“丰富人的内在生命”为理想。苏珊·马钱德认为,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沃尔夫对语言学的精雕细琢“为大学在1800年之后的集体转向内在做出了贡献”,这是一项“重要的学术创举”。

 

上一篇:茶典
下一篇:没有了

电话:010-80522028 传真:010-805220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观音堂文化大道一期南花园村168号2号展厅25号
版权所有:北京思得乐图书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1335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319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