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
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瓜果飘香。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秋方位属西方,五行属金,与五脏中的肺脏相对应。秋天万物由鼎盛走向衰败,花木凋零、万物萧条。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容易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
老话讲秋天应该润肺,秋天介于夏冬之间,气候逐渐走向干燥,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开始盛行。此时清热生津、养阴润肺可以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大肠经可以有效地防治皮肤病,中医讲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浊气不能及时排出会直接通过大肠排泄,肺功能弱了,体内毒素便会在大肠经淤积,所以脸上起痘、身上起湿疹等问题,大肠经可以十分有效地调节好。
另外,任脉是调节全身阴经气血的“统领”,它与妇女的一些特殊生理活动关系密切。中医指出,女性任脉不通易得病。任脉不通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闭不孕、带下异常、胸腹胀满疼痛等;任脉虚衰可表现为月经延后、闭经或月经淋漓不尽等。在春天,女性的日常保健,调理任脉是必不可少的。督脉起于会阴,并于脊里,上风府,入脑,上巅,循额,共 28 穴。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所致的疾病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2月4日①
春天开始
最宜养肝
立春 按摩大敦
注①:立春的阳历日期每年是不定的,有可能是2月3日或者2月4日。本书假定立春为 2 月 4 日,如果与您阅读当年的日期不同,将日期自行调整即可。
快速止血的能手 大敦
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的,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因此,把肝这个解毒工厂经营好,才不会得病,立春最宜按摩脚上的肝经大穴——大敦。“大敦”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灸,这里推荐刺血法。选用一次性无菌血糖针即可,针刺大敦出血,使得肝木之气生发顺畅。
【主治】 闭经、崩漏、阴挺、子宫脱垂、疝气、遗尿、癃闭。
【位置】 在足趾,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旁开 0.1 寸(指寸)。坐位,
足大趾趾甲外侧缘与下缘各做一垂线交点处。
【配伍】 癫狂、中风:大敦配内关、水沟。
一穴多用
1. 按摩: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大敦 200 次,用于治疗疝气。
2. 艾灸:用艾条温和灸5~20 分钟,每天 1 次,可治疗闭经、崩漏等疾病。
3. 刺血:在大敦用三棱针点刺放血1~2 毫升,可用于治疗失眠。用力较大,环转按摩。
4. 刮痧:用刮痧板一角按揉大敦1~3 分钟,能缓解失眠。
2月8~10日
掐揉蠡沟、中都、膝关
《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2月8日
蠡沟 治疗瘙痒有奇效
【主治】 疝气、遗尿、阴痛阴痒、月经不调、阴挺、崩漏。
【位置】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5 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配伍】 睾丸炎:蠡沟配中极、关元。
一穴多用
按摩:用大拇指掐揉蠡沟 200 次,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阴茎痛。
2月9日
中都 急性疼痛揉中都
【主治】 疝气、遗精、崩漏、恶露不尽。
【位置】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7 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配伍】 痛经:中都配合谷、三阴交。
一穴多用
1. 按摩:用大拇指按揉中都200 次,用于治疗小腹痛。
2. 艾灸:用艾条温和灸 5~20分钟,每天 1 次,可用于治疗痛经、遗精、崩漏、疝气等。
2月10日
膝关 膝关节疼痛就揉它
【主治】 膝髌肿痛、历节风痛、下肢痿痹。
【位置】 在膝部,胫骨内侧髁的下方,阴陵泉后 1 寸。阴陵泉向后量1 横指,可触及一凹陷处。
【配伍】 膝关节炎:膝关配梁丘、犊鼻。
一穴多用
1. 按摩:用大拇指按揉膝关200 次,用于治疗膝关节痛。
2. 艾灸:用艾条温和灸 5~20 分钟,每天 1 次,可用于治疗膝痛、下肢痹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