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册或登录会员!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微信登录
图书分类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科学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读者试读>>
心脑血管病饮食宜忌

书号(ISBN):9787553771915 作者:杨长春,杨贵荣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 出版日期: 定价:
页数:0 开本: 中图法分类:
图书分类: 荐购人: 荐购时间:
  
  内容摘要
现今社会,中国面临心脑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的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越来越重视饮食。 这是一本介绍心脑血管病患者饮食宜忌的书,书中介绍了79种生活中常见食材的营养成分分析,告诉大家为什么这种食物适宜心脑血管病患者食用,并且适合怎么食用,贴心的安排了食谱。 本书收录了14种心脑血管病的对症调理方案,宜忌食物的推荐,一日食谱的安排,以及相关的中医理疗方案,针对性地解决病症困扰。 此外,本书首次对心脏手术的术后护理做了详细的介绍,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给患者贴心细致的呵护。
  读者试读

雾霾天气谨防心脏病人供血不足

雾霾天气不仅会对呼吸道造成伤害,诱发呼吸道疾病,还会导致空气中含氧量的下降,且增加心脏的负担。心脏病人容易出现心脏供血不足的问题。在高原地区,许多人稍微一活动就会胸闷气喘,其实也是由于空气中氧含量下降而造成的。因此,专家建议心脏病人雾霾天气谨慎出门,减少外出活动。

雾霾天气时,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外出最好戴上口罩,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注意调节情绪。上下班高峰期污染物浓度最高,还要吃些清肺润肺的茶或食物等。

 

别再迷信饭后百步走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名言”是说饭后多活动有助于消化。然而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说法却存在偏颇之处。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被身体所利用。消化吸收并非是由消化系统独立完成的,需要很多器官组织的协调一致才能实现,这其中血液循环系统占有重要地位。饭后立即活动,会使骨骼肌血流量增加。骨骼肌的血流量加大,势必会减少胃肠道的血流量,从而影响消化功能。

此外,“饭后百步走”对一个健康人来说,也许并没有多大的不良影响。但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功能不全、血管硬化、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的人而言,心脑血液供应本就不足,此时散步会使一部分血液向下肢肌肉输送,不仅胃肠供血明显减少,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还会进一步加重心脑缺血情况,可能引发心绞痛、脑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

更为严重的是,老年人的血压一般在饭后有下降的趋势,百步走会增加心脏负荷,容易出现头昏、眼花、乏力、肢体麻木的情况,加重心衰或心肌梗死发病的几率和发病的严重程度。

因此,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人晚餐不宜过饱,以八成饱为宜,饭后适当休息一会儿再散步。

 

一定不要饱餐后洗澡

有句谚语说“饭后不洗澡,酒后不洗脑”,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吃完饭以后不要马上洗澡,喝完酒以后不能立刻洗头。这是因为在刚吃饱饭的时候,胃部会集中大量血液用于消化食物,这时供应给其他器官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如果这个时候洗澡,周身的皮肤和肌肉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加大,就会造成供给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吸收,容易引起低血糖,甚至出现虚脱、昏倒的情况。

当吃完饭时,血液大量地流入胃部,其他部位就会缺血,而洗头时要低头,会造成头部缺血更加严重。另外,浴室通风不畅,洗澡时水蒸气含量较高,而氧气含量较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使人体血中含氧量减少,因此,人体极易产生缺氧症状,轻则头晕、头疼,容易跌倒。

饱餐后不宜洗澡,同样饥饿时洗澡也不好,因为人在饥饿的情况下,血糖水平最低,无法保证洗澡时所需要的热量消耗,所以,饥饿时洗澡容易出现头昏眼花、甚至休克等症状。

洗澡最好在饭后一两个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洗澡时间,比如体质虚的老人可以选择中午阳气最旺的时候洗澡,这样能达到互补的效果,不易生病。

天气转冷、季节交替之际,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时期,要特别注意保护头部的温度,洗头后要及时擦干,不要湿着头发就睡觉。

 

不爱动的人,运动量要慢慢增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很多人不得已超负荷运转,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偶尔有一点放松时间,便想起“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于是乎跑到健身房狂练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以为这样就算是运动了,身体就健康了。

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可能更大。尤其是平时工作压力大,没有机会运动的人。这些人平时长期工作紧张,身体超负荷运转,疾病已悄然而至,蓄势待发,一旦剧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确的做法是,每周保持两三次活动,每次持续1 小时左右。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佳,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那么运动强度多大算合适呢?

判定运动的强度的公式如下:

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

最低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6 安静心率

最高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8 安静心率

如果运动后测得心率介于最高与最低心率之间,那么此次运动强度适当。

例如:一位60 岁的老年人,他的安静心率是70 次/ 分,那么最大心率就是220-60=160 次/ 分,那么最低心率为124 次/ 分,最高为142 次/ 分,运动后心跳低于124次/ 分则表示运动强度太低,达不到运动效果,心跳超过142 次/ 分则表示运动强度太高,可能会导致各种意外。

此外,在运动后,有点喘,微微流汗,仍可讲话而不累,就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

若活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时,说明运动量过大了。

 

热水烫脚,心脏受不了

寒冷的冬天,好多人都会觉得手脚冰凉,腿寒膝冷,喜欢每天用热水烫烫脚。中医认为,“风寒脚下生”,每天泡泡脚,对于缓解腰腿酸痛、失眠焦虑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冬天天气寒冷,人体更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血管末梢循环不良,从而导致手脚冰凉及各种不适。这时用热水泡脚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解表散寒的功效,从而缓解手脚冰凉,帮助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等。

身体健康的人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群来说就要注意了,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脚,泡温泉。

因为过高的水温会使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毛细血管扩张,引发心、脑供血不足,这对于血液循环本就不畅的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泡脚时温度以40℃左右为宜,防止过热烫伤皮肤,时间也不宜过长,不超过30 分钟。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或搪瓷盆,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最好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小心晨练要了命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高峰一般在一天中交感神经活动最强的一段时间,集中在上午6 时至中午12 时。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所致的心脏急症多发生在此段时间。因为清晨醒后血浆中的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等迅速升高,从而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等,进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猝发。

低气温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七成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和五成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对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清晨天气异常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加强,造成血压波动,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气温过低还会造成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管痉挛,导致冠心病和脑卒中。因此,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冬季清晨锻炼是相当危险的,为了您的健康,最好把时间调整到一天之中温度较高的时间。

老年人晨起血压升高是导致疾病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晨血压升高者,疾病突发率较其他人高3 倍。清晨血压的控制,对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猝发相当重要。


电话:010-80522028 传真:010-805220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观音堂文化大道一期南花园村168号2号展厅25号
版权所有:北京思得乐图书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1335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319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