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册或登录会员!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微信登录
图书分类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科学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读者试读>>
中国家书家训

书号(ISBN):9787205095369 作者:宸冰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定价:
页数:0 开本: 中图法分类:
图书分类: 荐购人: 荐购时间:
  
  内容摘要
以家书连接历史,用家训传承文明。 家书家训、家风家教一直以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正是几千年来这些经典家书家训的传承,教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忠义贤良之士,才让文明得以传承,让历史得以延续。 本书精选从西汉到现代的家书家训文字,包括父母子女之间的信件往来、夫妻之间的鸿雁传书、充满爱国爱家之情的红色家书以及中华经典家训。作者宸冰将这些家书家训做了深入透彻的解读,用镜头串起家书家训背后的故事。书中更有宸冰的殷殷寄语,内容深刻,文笔流畅,故事性强,再加上音频讲解,是父母弘扬传统文化、亲子共度的ZUI HAO选择。
  读者试读
林纾:有品有行,翻译泰斗 
  写信人:林纾 
  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他从穷秀才一跃成为举人,颇有几分侠气和狂态,在他译作畅销海内的那几年,月收入近万,大部分都用来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出国深造。在晚年,其题画诗云:“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攻苦学名家?”虽然“内 
  行之笃,执教之严”是他的一贯教子风格,但仍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爱子,匪所不至”“一分一寸,无不着意”。 
  收信人:林琮 
  他是林纾寄予厚望、最喜欢的儿子,林纾曾道:“胸中有千言万语,见汝时爱极,防说之不尽,故时时书一两纸示汝。”在林纾的心里,年轻的儿子林琮仿佛可以继承他的事业。林纾遗言:“琮子古文,万不可释手,将来必为世宝贵。”只是,语语真挚,却挡不住命运捉弄,林琮三十四岁早逝,终未完成父亲寄望。 
  字谕琮儿知之: 
  天下最难之事为收放心,而最易之事,则为提醒精神。精神一提醒,则后来艰难之状,历历布在眼前,放心不敛则自敛矣。凡血气未定之人,容易为人诱骗。你之朋友亦不是有心陷害,不过同是青年之人,阅历不深,毫无后顾之忧,一日畅快便过了一日,不知不觉将堂堂岁月积渐抛荒。一日抛荒,便种一月一年之根株。心情渐渐疏懒,以为凡事都有明日,不知不觉明日便失之今日,逐日如此,不知不觉又度一月。月不过三十日,试问一年有几个三十日?岂不可惜!而翁今年七十有二,未尝一日偷闲,正以来日无多,格外秘惜。汝年仅二十,如能如我勤勉,将来岂复可量。譬如商家,我之资本无多,能俭能勤,亦足支撑过日。汝年富力强,本钱充足,更能勤俭,发财便无限量。须知为人必先苦而后甜,不宜先甜而后苦。我在一日,汝便有一日之安饱,此不是甜境,是未来之苦境。汝若昧昧视为甜境,则苦境之来,正算不到是何时日。吾为汝计,方汲汲顾景,汝反偷闲往观电影,有何益处?不是作骗,就是狙劫,至侦探等等,全是教人为恶,毫无阅历之可言,观之殊损眼光。汝言夜间睡不着,必是课后与同学闲谈,不能就枕,率性出塾游玩,此即不能收敛放心处。放心一萌,则眼前便起一道愚云,将一身事业全行遮蔽。如道士炼丹,时时着魔,令汝七颠八倒,你当早早回头,习一静字,便是安心之法。由静生明,由明看到家境,则志气奋发矣。勉之勉之。 
  癸亥四月二日父字 
  此书留观,不可抛弃 
  闽江·译《茶花女》声名大噪 
  光绪二十三年(1897)二月,与林纾相伴 28 年的夫人刘琼姿病故。 
  林纾与王寿昌等几位朋友泛舟江上,此刻风景宜人,可心境不佳的林纾依然郁郁寡欢。在和朋友聊天时,留法归来的王寿昌(号晚斋主人)讲到法国作家小仲马《茶花女》的故事。中年丧妻的林纾感慨万千,似有所思。 
  之后,在闽江的小船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致:一边王寿昌手捧原著口述,另一边林纾展纸挥毫。林纾文思敏捷,只见王昌寿刚说完一句,他就已写好一句。一天 4 个小时下来,记下的文字就已经有 6000 多字。这就相当于一个小时 1500字,可以算一下,人的正常写字速度是一分钟三四十字,但林纾平均下来一分钟有 25 字以上,而且他还要翻译成文言文,其写字速度之快、思维反应之快可以想象。 
  二人合作不到半年时间,此书全部译完,书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自出版发行后,大受欢迎,“一时洛阳纸贵,风行海内”。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赞: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几个月后,上海就出现了铅字翻印本,之后又不断再版。 
  自此,林纾译书一发不可收拾,先后译出世界 10 多个国家近百名作家的 180 多部作品,刊行 150 多部。 
  郭沫若最初读到的西洋小说就是林纾译的《迦茵小传》,“林纾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林纾翻译的小说,是我最嗜好的一种读物”。不仅如此,鲁迅在日本时,只要林纾译印出一部,就要跑到书店买回来,看过之后,还拿到订书店去,为了收藏改装硬纸板书面。 
  林纾不懂外文,翻译时全靠别人口述,他再根据意思用文言文写下来,实属翻译界罕见。因为文学功底深厚,所以译书很快,往往口译者话音刚落,他就已经写好了译文。勤奋的他,年年有译著出版,甚至把外国剧本译为小说,最多时一年曾出版 16 部。到他逝世时,共翻译了 180 多部书,其中 40 多部世界名著。他翻译了包括英、法、俄、日、西班牙等十几个语种的作品。林纾翻译小说对当时的文坛有相当大的影响,也在客观上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电话:010-80522028 传真:010-805220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观音堂文化大道一期南花园村168号2号展厅25号
版权所有:北京思得乐图书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1335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319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